母子關係的心靈感應

2004 年,美國一項實驗偶然發現了第六感或心靈感應存在的證據。研究者們在一個視覺感應實驗中發現,三分之一的實驗參與者能夠在眼睛看到之前,提前幾秒鐘預先感到照片的變化效果。在 2014 年,科學家宣布,位於印度的一名志願者使用腦電波,,通過網絡傳遞向 8 千公里之外的法國志願者腦中成功傳遞了一條信息。這一科學試驗從原理上,驗證了人類「腦對腦」直接交流的可行性。人類大腦交互技術一直在吸引科學家的關注。今年 5 月,德國科學家的實驗顯示,7 名飛行員使用意識控制飛行,並且達到令人驚奇的精準度。

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感應,確實存在。尤其是母親與孩子的關係。

英國一項研究顯示,如果準媽媽焦慮,腹中的寶寶也能“感同身受”。而且寶寶在感到焦慮時,還會用小手觸摸臉部,緩解壓力。掃描圖像顯示,準媽媽焦慮時,她們腹中的寶寶也愁眉緊鎖,並用手觸碰臉部。研究員相信,胎兒能感受到母親“壓力荷爾蒙”皮質醇的增加,並通過觸碰以紓緩壓力。

《海灣時報》2013年3月25日報導,一名阿聯酋沙迦患有自閉症的9歲神奇女孩Nandana Unnikrishnan,不用藉助任何媒介就能感知母親的情緒,閱讀她母親的思維。

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研究這種心靈感應和預見未來的現象。俄羅斯醫學研究所下屬的人類大腦研究所專門設立了一個實驗室,該團隊研究發現,所有新生嬰兒都具有預見未來和心靈感應兩種能力,但這二種能力在孩子七、八歲的時候就會突然消失。現在,科學家們雖然有一些超能力的記錄,但還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。

兒童出生以後,親子關係主要表現為母子關係,甚至在胎兒時期母親就對胎兒發生直接的影響。由於幼兒有心靈感應的能力,所以他們對母親的情緒是非常的敏感。開心樂觀的母親會教養出一個開心樂觀的小孩,反之,情緒緊張的母親給予幼兒緊張的心情。

在心理學上,幼兒在母親的關係上發展出人格與自我認同。孩子出生以後,母親對孩子的哺乳和餵養狀況、關心和期待的態度以及教養的方法等等,在兒童身心發展上起著重大作用。持續穩定的照顧讓嬰兒發展出一個自我(self)-一種「我是」(I am)的感受。由於幼兒具有強大的天生學習能力,母親的任何行為及情緒都在學習範圍內。所以,母親的穩定情緒對幼兒的心智發展是很重要的。只要母嬰關係具有持續性,嬰兒就會根據其對母親特定面向的內化再現,及其所感知的母愛照顧品質,定義其自我的面向。

母親穩定和正向的情緒是給七歲前幼兒成長的良方,在育兒親職的壓力下,請不要忘記為自己減壓。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、建立自己的興趣、看看有報的書、做一些運動、或是使用芬芳的嗅覺的幫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如何訂購 Young Living 產品

373eeb6b101ec863b0ab6d074c517bcf

圖片來自互聯網資料

以上僅供參考並只適用學術研究。我想澄清一點,我不是醫生,我不是試圖告訴你停止服用任何藥物。這個網站是一個專門幫助別人了解身體平衡及 Young Living 產品的網頁 (All Education purpose only)。如有任何健康的查詢,請聯絡你的家庭醫生。

Reference :
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40604/12594609.html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4/9/18/n4251104.htm

Leave a comment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.

error: Please stop copy !!